《麻衣神相》通俗易懂,實用性強,奠定了宋以后相術以實用為主導的基本體系,揚棄了相術中諱莫如深的神秘主義色彩,以及相士故弄玄虛的成分,建立了比較完整而合理的理論體系
一、《麻衣神相》的基本內容分為四類:
1、是概論, 論述相術的基本概念,屬常識部分。主要包括“十三部位”“流年運氣”、“十二宮”、“五星六曜”“五岳四瀆”“六府三才三停”、“九州八卦”、“四學堂八學堂”以及時空方位等。
2、全體論,或稱綜合論,討論人的精神、氣色、骨肉、聲音、姿容等,如“論神”“論形”、“論神有余”、“論形有余”“論骨”“論肉”、“論氣”“論聲”等。
3、意義論,即以專門的吉兇福禍意義和特別的意義項目分別來討論人的生死禍福、逐年吉兇等,如“十二官論”“六府三才三停”“四學堂”“五行形相”、“財帛”、“男女”、“官祿”等。
4、分別論,分別從頭面部位、五官、四肢,以及痣、痕、紋等方面分別來討論人的命運休咎,窮通吉兇。其中特別是“五官”部分,構成了《麻衣神相》的主要內容。
二、《麻衣神相》的理論框架
《麻衣神相》在于對形相內部的各種矛盾沖突作出符合相術的解決辦法。因此,勾勒其理論框架,就是要找出一些主要的形相矛盾及其圓釋的方法。
1、均衡與對稱問題
相的均衡與對稱,側重于人的面相部分,即論面部結構的矛盾構成及處理辦法。
均衡,指五官各個部位是否達到統一、均勻,不能有的過大,有的過小。有的過高,有的過低,這就失去了標準度,失去了結構上的均衡。
對稱,指兩耳、兩目、雙眉、上二府、下二府、中二府之間,須齊整同一,不能大小、高低、濃淡、粗細、薄厚各不相同。
相術家認為,一個面相如果五官組織以及額、、頤、顴、腮,即五岳六府三停三才等部位均衡、對稱,構成和協律,則為上相:不均衡又不對稱,構成矛盾體,則為下相。
《麻衣神相》十分重視面相各部位的和協均衡。“相貌須數上下停,三停平等更相生,若還一處無均等,好惡中間有改更。”《神異賦》曰:“三停平等,一生衣祿無虧;五岳朝歸,今世錢財自旺。”這正是相術所遵循的“三停八卦求相稱,五岳四瀆定高深”
2、相稱與相合問題
相的相稱與相合,著重于全身的骨肉身材,即論一個人整個形體結構之間的矛盾及其協調。
相稱,主要指面部與軀體、四肢之間的平衡、對稱。即在胖瘦、高矮、長短、大小方面,面部與軀體四肢相互對稱均衡。這是有成之相:面相與全身形體外觀不相稱,或者軀體與四肢不平衡,這就不是有成之相。相稱,也指骨與肉的均衡相稱。骨不少,肉不多,相輔相成,則為有成:若肉不輔骨而骨露,肉肥滿堆滯而流,則為無成。
《麻衣神相》說:“瘦者不欲露骨,肥者不欲露肉。”“頭小而身大,上短而下長,此之謂形不足也。”“五行形相”之中,“金不嫌方,木不嫌瘦,水不嫌肥”。所有這些,都是強調一個相稱與相合的問題。
3、盈足與蓄通問題
相的盈足與通,指動態的精神而言,即論人體內的精神是否飽滿充實,也就是精神系統是否協和的問題
《麻衣神相》強調人的精神與相體的關系,也就是重視盈足與蓄通的問題
所謂盈足,指精神旺盛飽滿、充實,不能干竭、虛虧、不足。《麻衣神相》說:“紅黃滿面,發財,家自安康。”“神短無光,早赴幽冥之客。”一個人如果讓人感到精神充沛,充滿活力,氣色清澈明潤,或威嚴逼人,或神采耀人,即使形貌不佳,也讓人覺得高貴不凡,此等相即是上相。如果讓人感到精神萎靡,薄弱無力,色澤慘淡昏暗,或愚頑濁惡,或狹狎浮泛,即使形貌很好,也讓人覺得低賤庸俗,此等相,即是下相。
所謂蓄通,指精神足而隱藏不露,既不妄發又發之有度,而且一旦有發則通暢靈活;不能神露、神散、屢屢妄發,則流散無節,或者神昏神弱,欲發不能發之不變通。《麻衣神相》附錄《達摩祖師相訣秘傳》云:“定則不露,出則有神,視久不脫,遇變不驚。”要達到這種“神”的要求,首先就要有蓄通的能力。
4、秩序與構勢問題
相的秩序與構勢是指五官面相與精神氣色兩方面而言,即對面部五官組織整體構置及其與本人的氣勢色澤的配合的綜合考察。
所謂秩序,指五官骨肉的整體布局與每個器官和骨肉組織的位置結構合理,秩序井然,不互相侵犯,不過凸過凹,不擁擠偏斜,不散亂無收,上下配合有度。《麻衣神相》認為,面部五官,偏斜者為人偏斜,擁擠者為人拘束,散亂者作事無主,凸凹者作事怪戾等。
所謂構勢,指面部五官骨肉中各個器官組織飽滿圓隆,顯得結實而有氣勢,功能得以充分發揮。功能的充分發揮以面部總體構置的完整合理與部位本身的有成為依據,而五官骨肉組織的總體布局與位置的合理,各個部位的有成,又以有氣勢,其功能的充分發揮為標志。如果各個部位器官在面部總體布局中結構合理,井然有序,神氣盈面,色澤明潤,如鼻子豐隆高聳;嘴巴紅潤方正,有棱有角;兩耳色鮮高舉,輪分明;五岳、三停平勻,豐隆不陷,相互朝拱等等,這就為有氣勢。構勢極佳,顯示通達幸運,富貴亨通。反之,各個組織部位構勢不佳,顯示窮滯不幸,貧賤天禍。
《麻衣神相》認為相的秩序與構勢有著主導的、宏觀的意義。它說,“半生勞碌,只為下停長”“相貌者先觀五岳盈滿,此人富貴多榮:次辨三停等均,此人平生顯達;再見五岳朝拱,此人官祿榮昌”。“印堂太窄,子晚妻遲。”“鼻梁弱低,非貧即天”。只觀“下停”之長短,即可預知人生之勞碌富貴,鼻梁低一些,就“非貧即天”,這聽起來有點“以一眚掩大德”的懷疑,也許這就是《麻衣神相》強調秩序與構勢的重要的緣故罷。
5、互補與互逆問題
一個人的形相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遇到缺陷,造成美中不足怎么辦?沒有問題,相術家認為,這是可以彌補的。這就遇到相術中關于互補與互逆的問題了。
《麻衣神相》的互補與互逆,據上官云研究,主要有自身補逆、相關補逆相稱補逆、形神補逆、心形補逆、大補小逆、大逆小補等。如相稱補逆,指整體對部分或部分對整體的補逆。--個人外在的各組織、器官、部位均衡對稱,協調有序,內在的精神氣色也盈足藏蓄,光明色潤,整體感覺很佳。唯有嘴(出納宮水星)長得不佳,豁大無收,棱角模糊,或色澤不紅潤,那么面部整體可以補救嘴唇這個部分的缺陷,其結果是雖在六十歲這一年運氣不佳或者一生常遭人嫌棄,惹人討厭,但不影響一生命運的富貴福壽結局。假如一個人面部整體給人感覺不佳,卻有一雙黑白分明、清秀細長、炯炯有神的眼睛,并配上一副濃而長的眉毛,在整個面相上占據醒目而重要的地位,則可以其強勵的影響力,補救整體的不足。這就是部分對整體的補逆。一般說,整體構勢很佳,個別部分無成,則為補;個別部分好,整體不佳,則為逆。
又如心形補逆。雖然形相有成,但若心相不好,則為逆,逆而沖破,上佳的形相所顯示的良好命運就會大打折扣,轉而為不吉。假如形相不佳,為天生的下相,然而心地善良,行善積德,不佳的形相所顯示的不佳命運也可轉而趨吉,這就是補。我們在談心相時所說的形相與心相的關系其實就是這種心形補逆關系。《麻衣神相》很重視這種補逆關系,也有很精彩、為后人稱道的論述,如“不為前世陰功亦作來生道果”“來觀形貌:也相心田”“有相無心,相隨心滅;有心無相,相隨心生”等等
《麻衣神相》雖然篇幅不長,但其蘊含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不但可以從相術方面加以研究,還可從哲學、傳統文化、心理、民俗等方面挖到閃光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