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南懷瑾說過,“儒家教我們做人做事就是轉命啊,大丈夫能立命?。∷钥鬃右仓恢v‘五十而知天命’??墒沁@個道理,你懂命理,不是算格局這個命理了,自己曉得、認識命,談何容易?。?rdquo;
都說,現在是“顏值當道”的時代,一個人五官是否好看,是用來判斷一個人顏值高低的標準。
網絡上曾看過一句話,一個人五官藏的是自己的風水。
所以,一個人的風水好不好,就看他的五官,不要小看你的五官,它藏著你一生的風水,這句話值得我們用醫生去感悟。
01 耳朵
國學大師南懷瑾,曾分享過自己的“養生六字訣”:
一、“靜”:少說話,多傾聽。二、“緩”:穩著做事,不急不躁。三、“忍”:面對不公,別氣憤,別宣泄。
四、“讓”:退一步,海闊天空。五、“淡”:一切都看淡些,很多事情隨著時間會變成云煙。六、“平”:是平凡,是平淡,是平衡。
一個情商高的人,不僅說話讓人舒服,更懂得如何聽話。
事實上,一個善于傾聽的人,比能說會道的人更厲害。
我們看電視劇里,常說這一句臺詞,叫“話不投機半句多”,就是說不是同一個頻道上的人,話說不到一起。
生活里,有些人不會聽話,就有這樣的狀況。
你看那些擅長言談的人,不管是和誰打交道,都能轉換角色,將自己變成一個傾聽者。
往往對方的一句話,一個詞,就能判斷出對方的需求,進而促成工作、生活上的事情。
一個善于傾聽的人,說出來的話即使不多,但也是一針見血。
反觀那些不會聽話的人,跟人交往,說了半天的話,也未必讓對方信服
與其苦口婆心的說明自己,倒不如放棄聊天時的主動權,將自己轉變成一個傾聽者,這樣的人往往更受人歡迎。
02 嘴
《論語》里有一句話,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孔子說,古人不愿輕易開口說話,因為他們認為說得出而自身做不到,是一件可恥的事情。
聰明的人,不是做人精明,而是懂得適時的“裝聾作啞”,對別人說的難聽話,假裝沒聽到,有些不該說的話,放在肚里,不說出來。
因為,有些事情不適合說;有些話,不能隨意說。會不會說話,是一門高深的做人學問。
有時候,隨口一說的話,就可能影響你的運勢。
我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應該學會好好說話。
不管你是家財萬貫的成功人士,還是普通的老百姓,都要嚴格注意自己說出的每一句話。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盡管大家都知道,話不能隨便說,但是嘴巴有時候不受控,該說不該說,一股腦兒說出來。
所以孔子在《論語》里,提醒學生們“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意思是說,作為一個人,能夠做到說話謹慎,做事勤快,這樣的人就是君子。
說出去的話,后悔也來不及。有時候逞一時口快,卻給別人造成很大的傷害,這時候想挽救,就很難了。
尤其,大多時候我們說的哪一句話,惹到了別人,自己完全不知道。
所以,一個高情商的人,不隨意和他人爭論,寧愿少說話,多做事,也別太心直口快。
03 眼睛
俗話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有些事情光靠從別人嘴巴里聽來的消息、耳朵聽來的孝道新聞,都是不大靠譜的。
生活里常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可見眼睛在生活中發揮的作用,不僅僅是看見物體這么簡單。因為又有一句話說了,“這個世界不缺少美,缺的是發現美的眼睛”。
眼睛真正的高級能力,就在于能夠透過眼睛,直面心靈深處。
眼睛,看到的不僅是每一個固定不動的東西,還有藏在生活里的很多小事情。
一個人真正的能“看見”,就會發現他人的真正需求,和生活里美的東西,人與人的關系不會在那么復雜。
尊重,從你能夠看見別人開始。當你能看見對方,她就能體會到你的友善,自然好人緣隨之而來。
那些人際關系里的矛盾與失望,很多時候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
所以擅交往的人,眼睛都很明亮,能夠看見別人。這些需要在生活中鍛煉培養。